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0:06    次浏览
点击蓝色字90%球友都加入了乒乓网简介+关注+投稿今天在网站上看到有球友问关于击球时球拍角度的问题(一般我们说的都是指,球拍前倾和台面形成的角度,说前倾都是指锐角的度数),其实以前也有网友经常细分正手攻球拍前倾多少度,反手拨多少度之类的,而且在湿父的教学中也给了个参考的角度。所以角度成了很多球友研究动作的细节。请见下图: 还记得自己刚开始教小朋友时,先问是几年级的,年级太低,你告诉他多少度,他根本就不懂,年级高的还好些,最起码知道角度是个什么概念。但更多也是我们教练在边经常盯着,时时去提醒,“板子立起来些!”,“板子前倾些!”,久而久之,没人记住倒底正手攻板型前倾多少度,反手拨板子前倾多少度?但作为基础教练的我,当然要时时记得。对于成人学员,总爱问个所以然,这个板型角度还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。在这里,我不想去深究,倒底这个角度是多少的问题,湿父的在教学时以动画形式,介绍得相当专业,我也没必要去重复。我想要说的,大家总在关心这个角度,你在实际练球过程中,真的就轻易地把你板型的角度调整好了吗? 我们知道,我们长期练球,是为了动作定型,是为了培养手感,如果你是初学者,弄清角度是没问题的,但如果你打球多年,就没必要再去深究了。你手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调节能力,你击球时,手臂手腕会自然地去控制弧线,尽力去保证球上台。所以打球时间长的,可能技术细节有不如人意的地方,或者听别人说自己哪里不合理,但是真没有必要再去较真到这个板型角度。因为这个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,我个人想法,正手攻,反手拨,可以笼统地概括为一个板型从稍立到更前倾的过程,当然有很多专业人士说,正手攻时,板型基本不变,这里我有点断章取义(其实不是我,是有的球友),不是所有攻球,拉球,板型都不变,那是不对,这个正手攻,只是指正手近台攻,而到了中台,到了拉球时,或者说到了实战时,还有几个人能用上“那种正手攻球(指练球时的正手攻)”。所以,我想劝各位球友,我虽然在不断学习,但也不敢说自己倒底懂多少,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技术动作能解释了的。不仅这里说的拍面角度是个参考,就连很多技术动作要领也是个参考。 想想以前教孩子,是从一步步动作要领开始,现在,我更忽略了这些,因为我能直接接触到学生本人,可以直接言传身教动作体验。动作要领不是更主要的,更主要的是孩子击球的感觉,这种感觉根本无法用动作要领去衡量,但能更快帮助学生们快速掌握球技术,提高水平。 每次文章,都是自己真实地体验,理论的正确与否无从考证,完全一家之言,愿与所有球友共同研究讨论,欢迎各球友提出宝贵意见。 10万+更多精彩推荐我要投稿?发力的问题?正手位接发球过后,第二板如何衔接??拉球的时候手指手腕什么时候发力绷紧?关注乒乓网后,回复全民解答试试 长按二维码进入投稿微信采纳1000阅读量=1元媒体部采纳10000阅读量起步=3元每月活动奖励器材,以上可同时享受。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乒乓网原文地址